2016-03-23来源:印象中国网 |
杜晓波,男,1962年6月生于辽宁昌图宝力镇,号山野村夫、天桥山人、砚田耕夫、老门。1988年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受业于王盛烈、孙恩同等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曾为昌图书画院画家,现为铁岭市文联专职画家。 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神州诗书画报》、《美术大观》、《中国美术》、《中国艺苑》、《美术》等百余家报刊杂志。 作品二十余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大展,数十件作品被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中外友人及全国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及有关机构收藏。先后在安徽、甘肃、山东、福建、广东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被“当代艺术”评为最具收藏升值潜力的画家之一。2013年出版画集:“21世纪中国画坛名家艺术研究杜哓波卷”,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7年,国画《老门》入选中国“东北风”东北三省国画作品联展。 1998年,国画:《乡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展,作品被收藏。 1999年国画《关东脊梁》、《年正月》两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大展”,作品被收藏。 1999年,国画《乡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鑫光杯”迎奥门回归中国画精品展,作品被收藏。 2000年国画《秋高图》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大展,作品被收藏。 2000年国画《老家》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亚亨杯”全国书画精品展,作品被收藏。2001年国画《远来的风》在庆祝建党80周年辽宁省美术精品展中获铜奖。 2001年国画《秋熟》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沃土新花”书画家成果汇报展,作品被收藏。 2002年国画《清秋》、《生之初》两幅作品分别获得辽宁省工笔画邀请展金奖和银奖。 2002年国画《厚土情丝》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作品被收藏。 2003年国画《一片净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成就未来”美术作品展,获得优秀奖。 2003年国画《关东梦醒》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被收藏。 2004年国画《梦忆童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美术作品大展,荣获最高奖,作品被收藏。 2004年国画《年夏一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被收藏。 2004年国画《疾风破晓》、《故土》两幅作品被烟台美术博物馆收藏。 2005年国画《相依相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被收藏。 2005年国画《故土温馨》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5年“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被收藏。 2006年国画《土门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李苦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被收藏。 2006年国画《守望千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被收藏。 2007年国画《腊月》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小幅工笔画作品展,作品被收藏。 2008年国画《老金沟》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展”。 2008年国画《走进祥和》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作品展,获得最高奖。 2008年国画《梦里家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七届工笔画作品展,作品被收藏。 2008年国画《银色家园》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山水画双年展”,作品被收藏。 2009年国画《走过千年》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工笔山水画展,作品被收藏。 2010年国画《家园瑞雪》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和谐燕赵,红色太行”山水画大展,作品被收藏。 《九秋图》 68x68cm (文/程宏钧)近读杜晓波几幅新作,欣喜之余感触良多,看他的画首先是一种“直觉的愉悦”。我相信所有充满阳光的人,都不会拒绝这种对自然赞美、向往、留恋之情。 杜晓波,号砚田耕夫,1962年生于松辽平原昌图县这片热土上,在这里他度过了田园鸟语的童年。清贫美好的乡间日子,给他童年记忆留下了无限的幻想与憧憬,一直影响着他以后的艺术创作之路。杜晓波给人的印象为人谦和,举止沉稳,其双眸炯炯有神并略带几分刚毅。细细品味,会从他身上体会到古朴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时代气息。其绘画从西画的素描、写生开始,后又转到中国画,从其作品线条流畅足见他的绘画功力。 《九霄散玉》 68x68cm “再现自然清纯”是画家杜晓波作品之特色,艺术贵在自然,贵在个性,是艺术家人格、精神的自然流露。杜晓波热爱大自然,每有闲暇时间他便漫步青山绿水之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他以独具的慧眼,拈出了自然景物之一角,他的画中多是人们最常见的杂草、红高粱、玉米秆、山羊、牛犊等等。在众多的画当中你一眼就可以认出,那是杜晓波的画。他在一片生机野气的黑土地里追寻着,展示着宇宙自然万物的和谐。他立志“以真诚的心灵来表现绚丽多彩的松辽平原,从中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共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不搜寻猎奇,不搞怪诞变异,不喜欢轰动效应,静下心来,努力在寻找与自己笔墨相融的契机,营造一种诗般的意境,再现自然的清纯。杜晓波的画,有朴素与亲切之美。读他的画,像在读一首幽婉的抒情诗,画中蕴含的诗情,是作者心灵深处的“乡恋之歌”。这歌充满了色彩,洋溢着东方人的情怀。那浓郁的乡情,又会引起多少农家出身的游子们深情的回忆与思绪,在他多姿多彩的画笔下,流淌的是一幕幕细致婉约的田园风光。 《老堡子》 68x68cm 杜晓波的画之所以引人入胜,是他的长期观察体验,融进了“真诚的心”,注入了“饱满的情”,他没有好高骛远地“目极八荒”,而是实实在在地“对物应神”。在娴熟的技艺下创作出来的一帧帧贴近生活、反映自然清纯的生动图画如:《清秋》、《生之初》、《远来的风》、《年复一年》等一系列精品佳构。杜晓波的作品,近年来颇有进展,其因是他对生活有特有的洞察力和独到的匠心经营,以及对传统和生活正确的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实施。他所作题材,似乎并不重大,往往反映的是平常的农村景色和周边事物,但人们看了颇有一种亲切感。其表现形式,在工写结合的同时,把中国传统的线描与西方绘画光影效果的技法加以巧妙地融合,并做了多角度的探索。既用了传统中国重彩花鸟画的晕染、勾勒填色、提色点墨、没骨等手法,也运用水彩画湿画法表现淋漓丰富的色彩效果,结合画面构成的原理或肌理效果达到的装饰感等等。把诸多手法统一在绘画语言中,形成自己的风格。突出了景物的特征和生命力,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自主意识,使人们在鉴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通过心境和联想而产生移情作用,美化了人的心灵。观看那些有着“伊甸园”式的“美景”,有人甚至觉得杜晓波的画是“环保的最佳广告”。 《靠山屯》 45x200cm 杜晓波的画幅大而饱满厚重,为了打破传统的布局格式,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面孔,杜晓波抛弃了以往四平八稳的构图形式,大胆采用了新的、奇特的构图方式,并运用几何图形进行画面分割。这种表现方式既写出了浓浓的乡情,深邃的诗情色彩,又不失中国画的气派,同时也深深的攫住了观者的心灵。 2004年冬于静缘轩 (本文见:《羲之书画报》2005年1月28日;《神州诗书画报》2005年3月11日) 责任编辑: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