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7来源:江苏省美术馆 |
展览日期:2017年6月7日——2017年6月25日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新馆(长江路333号) 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馆 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江苏版画院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版画进入了对其本体语言的建构,提出了当代版画的概念与新兴木刻以来现代版画的区别。这一时期中国版画在关注自身本体语言的同时,视觉与技术、思想与表达成为中国版画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两个体系,呈现出多种学术性研究和展览,大众与理论家也对版画的欣赏与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思考和课题。 江苏水印版画自六十年代初兴起,艺术家们挖掘传统艺术,探索新的版画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把新兴版画的创造性与古代版画的水印技巧相结合,吸取中国画水墨晕染的方法,逐步形成了江苏水印的雏形。江苏水印与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但却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体现出中国新一代版画家的思想感情。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佳作,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版画家,江苏水印版画成为重要的学术品牌。 江苏版画发展至今,创作由以往的水印版画、木刻版画为主,变成了铜版、石版、丝网版、数码版等多种版种共存的局面。这些给画家带来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和拓展的可能性,并在其他门类艺术发展的影响下不断创新,展示了它现代性的一面。在这期间江苏版画家利用新的版画材料技术创作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作品,同时水印版画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作品学习吸收了国内外各个艺术流派,各种表现方式,重视技巧和语言的锤炼,注重精神的追求、观念的更新,强化个性的存在价值。因为版画的独特性质,没有更多的传统模式限制,它更开放、更自由。现在的年青版画家们显然很适应这一点,他们的思维活跃,眼界宽阔,创作手段也涉及到了很多领域。 艺术创作要结合自己的感悟把时代的文化精神,审美特征提炼出来,并转化成有个性的、具有深度的艺术作品,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展示画家自由的精神空间的同时还要求画家研究、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敏感地把握时代脉络。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让人们体会到还有一种境界,一种掩藏在心底深处的纯净和真诚,一种时代文化精神的存在。 由于版画的独特性,而有了属于版画特有的审美感官经验,更由于不同的版画技法,这种感官经验也丰富多变,版画为观者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景致。 此次展览的82幅作品,是我馆对馆藏版画的又一次学术梳理,旨在通过对此阶段的版画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江苏水印木刻版画、铜版、石板等版画与中国古典版画和西方传统版画之间的差异,探究如何建设中国当代版画的艺术理念和精神内涵,把融合各种不同艺术手法的当代版画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周一清 版画 《阳光下的小树》1999年 48X52.7 徐累 版画 《花天水地》2003年 73X56 杨春华 版画《清晖图》1999年 63.3X55 张放 版画 《桃花园之一》1998年 109X78 陈琦 版画 《梦蝶》2000年 80X58 张珂 版画 《浪韵》1998年 70X113.5 吴俊发 版画 《峰峦叠翠》2000年 42.5X55 黄丕谟 版画《宛宛小河盈盈水》 1997年 44.7X62 朱琴葆 版画 《雪山横天》 59.5X80 版画 《太行山之夜》1999年 56.8X75.5 金明华 版画 《中华门古城堡》1980年 48.8X50 翁承豪 版画 《沙家浜》1992年 35.5X50.5 陈新建 版画 《远古的呼唤》2000年 41X80 濮存周 版画 《纸燕飘飘入梦来》2000年 68.5X38 朱建辉 版画 《古月乐韵》2002年 60 X 76 张天星 版画 《春往秋来》2000年 59.8X89 刘彤彬 版画《现代童谣》2002年 79.5X61 王轶琼 版画 《从南方遥想北方》 91.5X67 刘波 版画 《生命的印象之三》1994年 43X59 陈 超 版画《天地同气》2002年 80X73.7 顾志军 版画 《吴侬软语 》2002年 55X80 万子亮 版画 《理想状态》2003年 76.3X85.8 吴晨 版画 《高峰》39X61 王坚如 版画 《祈福》2004年 92.5X44 邓清之 版画 《润》2002年 79.5X61 章水雄 版画 《墙的痕迹》2002年 53X77 刘智勇 版画 《舞》2001年 29X40 责任编辑:王洁 |